Monday, August 13, 2012

吉他和聲大師 — Ted Greene




剛學吉他的時候,我非常喜歡Steve Vai,就在網路上到處找他的資料,有一次無意間發現了他個人推薦的教材,我就很興奮的上網買了兩本書,分別是音階與和弦的教學,和弦的那本書的作者就是Ted Greene 書名是 Chord Chemistry ,大概也就是一知半解的練習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內容,但讓我對和弦了解進步了許多。後來這本書不知道被誰借走再也沒回來了....


Chord Chemistry - large scan


直到幾個禮拜前,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他用Telecaster彈一段類似Bach 巴赫的古典吉他,才讓我想起這位鬼才,又從旁邊的連接看了幾個他在GIT 上課的視頻,其中提到關於曲调Key,和聲及很多概念都讓我覺得很有同感而且學了很多,馬上去網上重新買了Chord Chemistry,這次希望可以學到其它的十分之九,哈哈 :) 強烈推薦這本書給吉他手們,不要被他有點陳舊的編排和手繪的和弦表給嚇倒,也希望有天它能被中文化+更新给更多的中文读者看到。


這是youtube上他在GIT的講座,英文okay的朋友可以看看,以後有機會我再加上翻譯和自己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Thanks for reading
Till next time

Friday, August 3, 2012

A thing or two about recording 錄音的一二事



Hi all


Screen shot 2012-08-04 at 2.49.32 AM


記得第一次錄音的時候,應該是剛彈吉他不久,那時候寫了一首小歌,還是錄在錄音帶上,我還錄了兩軌!就用另外一台錄音機放第一次的錄下來的背景,然後邊放邊彈,再錄到另外一台錄音機裡。當機器放出自己的吉他聲時,雖然彈的零零落落,可覺得太好玩了“我的聲音被記錄下來了!”


之後,隨著時間和一些機遇, 我陸陸續續的參與了許多不同的錄音,從自己家裡錄的demo ,電台廣告,樂隊的錄音室(車庫diy改裝),SAE 和Mainz的學生錄音,到有機會到很專業的紐西蘭錄音室York Street (是不是最好我不知道,但是是最貴的, 哈哈:p),在這些過程中,很少有百分之百滿意的時候,多多少少總覺得還可以有改進的地方,不過也累計了一些經驗,今天來和大家分享


有人說過錄音時,你​​應該想成是在演出一樣,只是觀眾還沒聽到而已。很多時候我們想要捕捉到的是和其實是一種“態度”,我相信就算是介個簡單的音符,彈奏的用心程度會對最後的結果有很大的影響。這種無形的態度是比一個也許一個錯音都沒有的Take, 或是很花俏的編曲來的重要的多了。記得有一次在某個錄音室看到在錄人聲,製作人給歌手一句一句,甚至每個字的發音,都仔細推敲後再一句一字的錄音,到最後的成品我不得不說技巧上,是比原來的第一遍歌手完整錄的take好的多了,但感覺反而冷冰冰,缺少情感...


我讀過一篇Jimmy Page 的訪問,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你能回到過去重新錄製以前的作品,你會改變什麼嗎? Jimmy 說“ 我會讓樂隊跟著節拍器彈”他當然是在開玩笑:)但很多時候,Led Zepplin 的作品的速度是會隨著音樂改變,可是整體聽起來很自然又“人”性十足。這也是個人覺得現代的錄音越來越缺少的感覺。當然這絕對不是要大家故意的去彈不准粗糙,這種平衡的拿捏是必須靠個人和經驗累計的。


另外在錄音的經驗中,Groove, Timing ,音樂的呼吸是讓我吃過很多虧的,現在還在努力中哈哈,我在之前的文章裡, 都有或多或少的提到過,希望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也許會發現有用的地方。

It's all about the Groove 節奏感
It's all about the Groove Part 2 節奏感第二部分
在你要搖滾之前 。 。 。 。

另外提供一個建議,也是我個人常做的準備,推薦給大家嘗試看看,就是盡可能的一次把歌從頭到尾的錄完,可以多錄個幾次,這也是對歌曲熟悉度的一個好檢測。一口氣彈完我覺得可以對情緒有比較好的掌控,然後再從中挑選一個最好的take,如果有不滿的小地方再來overdub。


以上談到的可能更多的是以樂團的角度來看待錄音這件事,而現在的錄音科技越來越進步,但無論如何,我相信一個好的作品,是在錄音過程中記錄住某個無法描述的能量,是自然而且充滿人性的"不完美的完美” 希望可以對錄音有興趣的朋友有點幫助:)

Thanks for reading
Till nex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