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4, 2014
數位 對 類比 Digital vs Analog
想了想彈吉他那麽久,對於效果器的知識其實有限,大部分都是局限在使用過的器材裏, 而且什麽是好的Tone很多時候是看用在哪裏,Every tone will have its day
常常看到很多對於Digital 數位和Analog類比器材的比較和討論,今天在這裏分享一下個人的心得
當然,隨著科技上的進步,數位的器材模仿真實的聲音也越來越逼真,就拿我以前博客裏提到過的S-Gears,他們在新版提供了Fender tweed的音箱摹擬,現在已經是我平常練習時的最常用的音色之一,還有我以前用過的Boss GT系列的綜合效果器,每一代的音色都有明顯的提升,不過呢,一個好音箱對於最後出來的影響還是最大的。 在北京因為目前環境的原因,平常大部分練習時間都是用電腦加監聽音箱, 比起之前在新西蘭的車庫排練房用真空管箱子放開彈感覺還是很不一樣的 , 也許錄音出來的聲音品質數位和類比越來越接近,但是我個人經驗是在彈奏時因為真實音箱的反饋和感覺都比音箱摹擬感覺有點些許不同,所以也會多少的影響彈奏的方式。(想像 如果你就站在一個真空管音箱前,音量開到sweet spot,感覺到音符和空氣的震動,這些因素加起來應該會比數位摹擬的方式讓你彈的更“Inspired”
還有就是其實現場的時候,我一直都是偏好越簡單的操作越好,所以才會很長時間使用gt系列的綜合效果器,不過後來有段時間16mins樂隊變成兩人組合,然後手上剛好有Logic的現場軟件Main stage, 因為他不止可以讓你的電腦變成吉他效果器,還可以接入人聲,同時借由Midi Controler 你基本可以像在混音室一樣控制各種參數,real time! 而且現場錄loop等等都可以做到,所以有段時間我演出時都是帶著電腦,Interface聲卡,一個小小korg的midi鍵盤,剛開始還蠻手忙腳亂的,後來就習慣多了。蘋果的Mac Book Pro基本上還滿可靠的, 比較怕的是演出把電腦撞掉,所以我都會用膠帶固定牢固,16mins第一次的美國巡演和中國巡演都是這套設備
後來去了朋友Eric家,他收藏了很多很棒的吉他和效果器,又有一顆很酷的澳洲手工音箱,當天玩的很開心,回去之後動起了想實驗看看MainStage+破音和Fuzz, 後來效果感覺比用電腦的破音Fuzz比較好所以就開始單塊加電腦演出
加入The Harridans後,我又陸續添購了Delay, Reverb( 謝謝TC的阿亮)還找了一顆二手的POG Oct Generator,然後就跑到臺灣演出了 ( 其實是不想帶太多器材, 很重又怕臺灣炎熱的夏季會讓電腦演出中暑當機),後來回來馬上去內蒙古的一個音樂節演出, 那次演出前十分鐘電源壞了。 難忘的一次另類經驗。。。(所以電源很重要,平常最好也要準備電池備用)
這裏分別放都是樂隊同一首歌“XXRR”的現場錄音視頻,你要我說那個的聲音比較好的話我認為現場彈起來最舒服的應該是最後只用單塊直接進音箱,但是很多時候在現場其實在演出的當下那一刻感覺對了,是不會在意到底是什麽器材的 。。
吉他-聲卡-電腦-音箱
吉他-Overdrive/Fuzz -聲卡-電腦-音箱
吉他-Fuzz-Pog-Delay -Reverb-音箱
Anyway, the pursuit of tone continues!
cheers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